2015年5月9日 星期六

封禅: 泰山极顶筑土为坛来祭天; 泰山脚下梁父山祭地,以报地功,称禅。

孔子登泰山,考察封禅制度。 泰山处于东部,称东岳。 在原始宗教信仰中,东方主生,所以泰山主生死交代,后来又扩大为帝王朝代嬗递的“禅代”之意。 历代帝王在改朝换代,并致太平以后,都要封禅泰山,以示受命于天,四海率从。 《管子·封禅篇》中有“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72家”的记载。 封禅的内容,就是在泰山:极顶,筑土为坛来祭天,以报答天功,叫封;在泰山脚下:梁父山祭地,以报地功,称禅。 这种隆重庄严的封禅大典有一套神圣而严格的仪式,这对重视礼乐制度的孔子有极大的吸引力。 孔子以周公为榜样,以恢复周朝政治和礼乐制度为己任,准备随时辅弼国君实现这一主张,则封禅大典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国家大礼。 《韩诗外传》:“孔子升泰山,观易隆而王可得而数者七十余人。”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反复对照, 发现历代封禅的具体仪式差异很大,为他掌握封禅礼仪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当时的封禅与祭山活动都要由国君举行,诸侯以下的举办是不合礼节。 《论语·八佾》,鲁国掌权的大夫季孙氏要祭泰山,孔子急忙去问季氏当管家的学生冉有:人不能阻止吗?冉有回答不能。 孔子讥笑说:难道泰山也不懂礼仪,接受这不合规矩的祭祀吗?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 林放,字子邱,春秋魯國人,是孔夫人的72得意弟子之一。 《長山縣志》載:林放以個人才學得到齊一重用,曾任於陵大夫,爲老百姓辦了不少好事。 林放是儒家學派有卓越的成就的人物之一。 《論語》中有“林放問禮之本”及孔子稱贊他“大哉問”的記述,感歎“泰山不如林放乎”。 長白山下舊有林放墓,唐王朝追贈他爲清河伯,宋代又追封爲長山候,被尊爲孔子弟子72賢之一。 明嘉靖九年黃山北之先賢祠内,塑林放像,定時祭祀。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甯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解:林放公問什麽是禮的本意。 孔子說:“問得太重要了!禮,與其鋪張奢侈,不如儉樸。拿喪禮來說,與其輕松周備,不如發自心底真正地哀傷。” =========== 馬融注:「旅,祭名也。」《禮記王制》說:「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劉氏《正義》據《周禮春官大宗伯》,謂旅為天子祭山之名,且非常祭,有大故,乃舉行,以璧陳列幾上,祈而埋之。 魯大夫季孫氏要去祭泰山。 泰山是在魯國與齊國境內的天下名山,為五嶽之長。 只有天子能祭,及魯君、齊君在其境內始能祭。季氏只是魯國的大夫,他也要去祭泰山,這是嚴重的僭禮。 孔子弟子冉有,當時為季氏的家宰。孔子便問冉有說:「女弗能救與。」女,即汝。弗,是不。與,即歟。 馬融注:「救,猶止也。」這句話意思是,你是他的家臣,不能諫他嗎。冉有對曰:「不能。」孔子遂嘆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曾作豈字講。豈可說泰山之神尚不如林放乎。意謂,普通人如林放者,猶知問禮之本,泰山之神,豈不知禮。 祭祀合乎禮,神始受之,否則不能受。 季氏目無天子,目無國君,泰山肯接受嗎。 孔子感嘆之後,不說季氏,而說泰山。孔聖人言語是如此溫和。 ============== 僅直接出現泰山的成語就有: 安如泰山,穩如泰山,重於泰山, 泰山北斗,泰山壓卵,泰山鴻毛, 泰山壓頂,泰山梁木,泰山其頹, 螞蟻搬泰山,有眼不識泰山,人心齊泰山移,登泰山而小天下, 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不勝枚舉的泰山成語體現了泰山是無可取代的華夏民族亙古不變的精神家園。 ===================== 《管子》中説:“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72家。” 包括無懷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大禹、成湯、周成王等, 這些人幾乎囊括了傳説中所有史前最傑出的政治領袖。 自有正史以來,中國有影響的政治家大都來到泰山。 僅皇帝就有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北魏太武帝、北魏孝文帝、 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聖祖、清高宗等十多位帝王先後到泰山封禪祭祀。 還有一些帝王雖然沒有到泰山拜祭,但表現出極大的恭敬,或對泰山神稱號的加封、詔封或改稱; 或一而再、再而三準備到泰山封禪,總是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未能成行。 因為在古代中國帝王眼裏,泰山是關乎生死、關乎尊卑、關乎交替、關乎天道、關乎風調雨順、關乎國泰民安、 關乎至高無上、關乎江山永固的神山,豈敢不對它頂禮膜拜? 地球上只有這一座山,始終吸引著中國最高當權者的目光。 以秦始皇封禪為例 秦始皇統一天下不久就到泰山封禪了。封禪前他先找來齊魯兩地的博士、儒生開了一個“專家諮詢會”。 封禪對於秦始皇來説有兩個問題,一是合理性,二是合法性。 合理性是他封禪的資格。秦始皇深知被征服的六國不服,他統治的資本還不夠。 他需要向世人打出奉天承運的旗號,強化他統治天下的合理性。封禪的規範是合法性問題。 所以秦始皇向當地博士儒生虛心求教。 此刻,秦始皇多麼希望這些博學之人為他提供一個高規格的封禪禮儀方案,熱熱鬧鬧、排排場場地讓 上面的天父和下面的子民都接受他這個千古一帝。 可是,這些話他自己不能説。偏偏這幫書生又不識趣。 秦始皇只好按照自己的想法封泰山,又擔心禮數不符被人懷疑封禪的合法性,因此封禪儀式過程秘而不宣。 表面來看,秦始皇的封禪,把第一個大一統中央集權制帝國的誕生與泰山成為江山一統的象徵聯繫了起來。 其背後是:皇權求助於神權——神權使皇權得以強化。 為什麼説秦始皇就是要通過神權來鞏固他的絕對權力?他是以統一後天下共主的身份來到泰山,來到天神面前他獲得了受命于天的資格。 也就是説,統一六國後他只是擴大了的秦帝國的王。 隨著泰山封禪儀式的完成,他實現了一個華美的轉身,搖身一變,成了上天賦予權力的合法統治者。 3.皇權借助於神權,神權強化了皇權 泰山是帝王的舞臺,封禪在封建中國的政治系統中既是正統地位的標誌,還是昌平盛世的標誌,是四海賓服的標誌,是豐功偉業的標誌。 泰山給歷代帝王增添了神秘的權威;封禪告祭又把泰山抬到了無比神聖的高度。 後來,封禪成了一種中國皇權的象徵。在封建中國借祭祀天地完成對皇帝的崇拜,也就是借機實現對皇帝至高無上權力的崇拜。 慢慢地,泰山封禪就不斷強化這種皇權意識形態。所以,研究封禪很大程度上是研究中國封建文化意識形態裏面一些深層的東西。 泰山封禪生産這種權力關係,更能再現這種權力關係。 泰山獨尊:政統和道統的結合 1.漢武帝的創造 封禪在古代中國是一個不斷完善的禮儀形式。在這個完善過程中,有一個重要人物就是漢武帝。 漢武帝不滿足於自己御駕親徵、開疆拓土的曠世武功,他還要塑造自己制禮作樂的形象。 在泰山封禪問題上,他要有自己的文化創造。戰國百家爭鳴以來,中國有很多不同的學説, 後來他和董仲舒最後選擇了儒家文化,即著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的封禪同樣借助於儒學。 對於封禪資格問題,漢武帝重新明確了封禪泰山的三個條件。 更重要的是他用儒家學説對以往的封禪儀式進行了裝飾性的發揮。他封禪用的什麼巡狩、明堂、社稷等都來自儒家文獻。 漢武帝用了這些東西裝飾了他的封禪。這不僅在形式上,更在心理上逐漸征服了中國的儒家知識分子。 這次封禪是儒家意識形態對政治的滲透,更是政治對儒家學説的利用。漢武帝以既符合正統,又符合道統的自製禮儀開創了漢家封禪。 或者説,漢武帝封禪是封禪禮儀儒家化的開始。 2.封禪:古代中國主流意識形態的象徵 過去封禪是人家皇帝的事,和別人沒關係。 漢代以後因為它儒家化了,就是大多數讀書人的事了,甚至是大多數臣子的事了,大家都關心了。 過去它只不過是一個祭天的宗教儀式,後來它是一個肯定權力的政治儀式,再後來呢它又是一個文化儀式,因為儒家的參與。 神聖的山,神聖的權力,神聖的思想文化,結合在一起了。 泰山由於封禪名氣更大了,更加神秘了;封禪由於泰山,也更加神聖了。 如果説秦始皇的封禪是政權借助於神權,那麼漢代封禪則是權力政統借助於思想道統。 漢代封禪禮儀儒家化的過程,是政統與道統逐漸融合的過程。政統是統治權力的至高無上,道統是思想文化的至高無上。 泰山封禪把這兩個至高無上的東西緊密結合在一起,最終使得泰山在封建中國的禮教文化系統中佔居最高的位置, 形成了千古獨步的一個歷史文化現象。同時,政統與道統的結合還形成了一套與之相關的封建中國主流意識形態信仰體系。 具體説來:封禪的資格是對封建中國最高權力地位的肯定;封禪的內容體現了封建中國主流意識形態信仰體系; 封禪的過程是古代帝王象徵性的意識形態話語實踐。 再加上精英文化強化了泰山的道統地位,使得泰山取得了無與倫比的獨尊地位。 可以説,一部泰山封禪、祭祀的歷史,既是一部濃縮的封建中國政治史,又是一部濃縮的主流意識形態發展史。 ========================= 西元1008年,泰山送走了最後一個封禪的皇帝宋真宗之後,封禪的喧囂像山邊的流雲一樣,很快的消失了, 泰山沉思了200+年以後,把中國多民族統一再次推上高峰的西元1208年元世祖忽必烈Kublai1215-1294,加封泰山神為天齊大生仁聖帝,他是最後一個為泰山神封號的中國皇帝。 西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恢復中華的戰亂中,完成了多民族的統一大業,按常規他即使不封禪泰山,也完全有資格給泰山神封號, 但是朱元璋認為,國家富強民族統一,這與封禪和給泰山神封號並無關係,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於是他下令把泰山神的一切封號去掉,於西元1370年立碑昭告天下。 雖然明代皇帝不再到泰山封禪,但是從皇帝繼位,到祈求皇慈,從水旱地震,到黃河治理,不管天災還是人禍,無不遣使到泰山祭告, 因為泰山安則天下安,早已是根深蒂固的民族信仰,無論是加封號還是去封號,泰山依舊是泰山,依舊是國泰民安的象徵。 原來是皇帝到泰山頂上去祭天,明朝永樂皇帝1360-1424乾脆把泰山搬來,在北京祭天。 天壇,是明永樂時期遷都北京時建的,它和北京故宮是同年蓋完的,到現在是有600年的歷史了,這600年裏,皇帝都在這祭過天,不論是明代的,還是清代的, 最主要的是表現人類要對大自然尊敬,祭天的目的,希望有一個風調雨順的環境,也就是有一個有利於生產,和生活的自然條件。 最早祭天是從泰山開始,而中國社會的祭天在天壇結束,就寫了一部中國皇帝史。 它是一種旋轉上升的趨勢,不論天有多高,我就蓋多高,是一種意境,讓人想像,它和天就要連接起來了,這樣就是旋轉上升, 就像登泰山,步步登高,跟天接近了,泰山有南天門,天壇也有南天門。 明清時期,祭天的場所雖然搬到了京都天子的腳下,但是皇帝連同百姓登岱朝山的舉動卻有增無減,泰山由祭天的神山,逐漸變成了祈求國泰民安的聖山。 西元1684年10月,經過24年安邊陲重生產,使大清江山統一穩定的康熙皇帝,到泰山祭祀。 古時候,祭祀泰山的帝王先在遙參亭簡單的參拜一番,然後進入岱廟舉行大典。 祭祀泰山的儀式等級十分森嚴,當帝王實行大禮時,閣老臣僚們,只能在閣老池裏恭候。 康熙登上泰山後,仿傚古時候的舜帝,在泰山極頂,點起了象徵統一的柴望之火。 康熙登泰山以後,在他的一篇論文中說,我研究了地形,並派人航海測量,發現泰山與長白山同脈, 這個觀點有無科學道理不必細究,不過這位從白山黑水入主中原的大清皇帝,借此說明大清江山根系泰山的良苦用心,卻不言而喻。 西元1703年,康熙皇帝巡查黃河工程,又一次登上泰山時,看到泰安鬧饑荒,親自辦理救災事宜,並叮囑各級官吏不得剋扣。 康熙在位61年,始終崇尚時政,而不務虛名,也許這就是他執政期間,江山穩如泰山的秘訣吧。 這就是清摩崖石刻,它分兩個部分,上面部分雲峰兩個字,據說是康熙寫的,下面這些字,據說是乾隆寫的, 康熙到這來,他是清朝的第二個皇帝,第一個順治,第二個是康熙,康熙的兒子是雍正,雍正的兒子是乾隆,乾隆是清朝第四個皇帝,所以稱康熙為皇祖, 祖孫兩代,在中國歷史上,應該說康乾盛世,當時盛世什麼情況,中國的版圖,清朝是僅次於元朝最大的。 我們現在的版圖,基本是清朝最後奠定的。 在歷代帝王中,乾隆對待泰山的態度,可以說是最瀟灑的,他以向泰山進獻祭器的方式,巧妙的進行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藝術融合,從而促進民族的融合。 清代皇帝一般要定期祭祀泰山,要給泰山獻禮,就是給泰山的供品,統稱祭器,上面的圖案就玉圭而言,這是六宗, 尚書舜典上有引與六宗,望于山川,六宗是比較典型的原始崇拜,起源於原始崇拜,它分天三宗,地三宗, 天三宗就是日月星,下面是地三宗,河海岱,岱就是泰山,在傳統觀念, 尤其是傳統宗教裏面,一個國家,有一座名山作為鎮山,一個州有一個圭作為鎮山,從這圖案來看,以泰山作圭,那就是泰山安,則天下安了。 乾隆以穩妥的姿態,既維護了從遠古就有的泰山崇拜的傳統,又明確表明瞭不搞封禪的立場, 在這裡他留下了“封禪是無我,撫安豈未濃”的詩句。 有時候他作為國君來泰山為民祈福,有時候他作為詩人來泰山遊覽抒懷,還有的時候他是作為學者,來思考泰山崇拜對國家政治的影響, 他曾明確指出,國家祭祀泰山,和民眾信仰泰山,正如天賦地載,目的都是為了國泰民安。 西元1790年3月,這位關心國家命運,而又登臨泰山最多的中國皇帝, 80歲的高齡最後一次登上泰山,祈求國泰民安,隨著他那老態龍鍾身影的離去,泰山送走了朝拜他的最後一個皇帝。 自從舜帝在泰山之巔點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把象徵凝聚統一的柴望之火, 四千多年來,無論是盛世時報功,還是衰弱時求安,不管是時代變遷,還是朝廷更換,上至帝王君主,下至庶民百姓, 在歷代中國人的心目中,泰山象徵民族統一,國泰民安的聖火,始終沒有熄滅, 有學者統計,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封禪泰山兩千多年來,全國統一的時間是1400多年,封建割據的時間只有600年左右, 由此推論,在中國幾千年文明史上,民族統一是主流和大趨勢。 泰山,五嶽獨尊,怎麼尊起來呢,它和中國大一統的局面聯繫在一起,在人們心目中,慢慢形成五嶽獨尊的形象, 而不僅僅是說泰山雄偉,高大,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含義,顯得更深刻了,泰山本身就具有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象徵。 登泰山,泰山上留下的歷史足跡,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多的一座山,只查查明代,就可以算出一年有1.7百萬到2百萬人登泰山,那清代的人可能要更多了。 所以把泰山兩千多年有歷史記載的,西元前219年秦始皇登泰山開始,以前的權且不算,就是有歷史記載的,有多少人登了泰山。 從最高統治者到平民百姓,登泰山留下多少足印,而且泰山鼓舞了我們中華民族多少人。 今天的中國人,不再像古時候那樣把泰山看成是天地肚臍眼上的天柱了,也不會再有人到泰山極頂,燃起祭祀太陽的柴火, 然而,登泰山觀日出的人卻越來越多,尤其是每年五一節、國慶節期間,登泰山觀日出的人,已由起初的幾千人,幾萬人,逐步發展到十幾萬人。 人們從五湖四海,帶著心中的泰山來了,又帶著心中的泰山走了,不少人走了又來,來了又走。 為什麼五湖四海都來的人都來看泰山日出?它就是一種文化的凝聚力,他有共同的心理,共同的要求,很多海外人都來尋根, 有的到故鄉去,那是根,他的父母,祖父母,出生地, 但是文化的根從哪來,周圍有很多地方,有很多點可尋,但是有代表性的就是泰山,黃河泰山。 不管是重大節日,或是一個平凡的日子,每時每刻都有人在登泰山,漫漫山路,茫茫長夜,巍巍泰山吐納過多少人生命的氣息, 背負過多少人的希望和祈求。當你走過漫漫山路,渡過茫茫長夜,站在拔地通天的泰山之巔,迎著朝陽,披著霞光, 在天人合一的境界裏,舒展縱觀古今的高遠氣概的時候,您會真切的體味到,什麼是歷史的流動,什麼是凝聚的魂魄。 ================ 內容簡介 歷代皇帝比一比,明成祖朱棣永樂帝樣樣不輸人! 但是這個好皇帝為什麼這麼壞?為什麼歷史總是一筆帶過他?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皇帝多,但有個皇帝充滿傳奇卻少有人討論。他是明成祖朱棣,後世稱他為永樂大帝。   永樂大帝一生謎團多,但他作的最奇怪的一件事是:搶了自己姪子的皇位,當上皇帝後卻片刻也沒享樂,刻苦自勵。最後還落了個過勞死。他到底圖的甚麼?   永樂可說是個好皇帝,卻又壞到骨子裡。這個好皇帝為甚麼這麼壞?   他好在哪裡?他建樹多—遷都北京、疏通運河、建立內閣制,作的許多事情影響至今。 他每天費心治國到深夜,工時之長連正月初一都開工。最後死於出征途中,名副其實的過勞死。可說是勵精圖治的好皇帝。   他壞在哪裡?他搶奪皇位不擇手段,誅文官十族,設東廠,恢復錦衣衛,比起納粹有過之無不及。 他沒有安全感,防衛心高,都是因為得位不正。 歷代皇帝PK戰   朱棣永樂帝這個人的功績,不僅能跟秦始皇比一比,也可以與中國歷史上其他任何一位傑出的皇帝相比,都不會遜色。 我們就拿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還有那位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來跟朱棣PK一番吧:   殘暴指數比一比:朱棣VS秦始皇。秦始皇將誅族發揚光大成誅3族,5族,7族;朱棣一口氣誅10族。這是中國歷史上創紀錄的一次。朱棣勝!   外交版圖比一比:朱棣VS漢武帝。漢武帝北伐匈奴,張騫出使西域。朱棣派陳誠出使西域,鄭和7次下西洋,所歷30+國,最遠到達北非,完成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航海之舉。朱棣勝!   太平盛世比一比:唐太宗的「貞觀之治」與朱棣的「永樂盛世」同為盛世,外患平定,文教復興,社會安定,但明朝於此時達鼎盛時期,是世界第一強國。朱棣勝!   神經兮兮比一比:朱棣VS宋太祖。宋太祖為了怕人奪他的皇位,在京城建立了禁軍。朱棣也建立了禁衛軍京師三大營,還設立東廠。朱棣勝!   熱愛親征比一比:朱棣VS康熙。康熙皇帝親征蒙古噶爾丹,朱棣親自率師出征蒙古,前後親征多達5次,最後死在出征途中。朱棣勝! 你所不知道的朱棣永樂大帝   第一、謎團多。生也謎團死也謎團。 他身世成謎,連當上皇帝也不為自己母親正名,他死得離奇,傳聞是在出征時被野獸咬死,屍骨無存。 在奪位過程中,更充滿稗官野史傳奇之說,朱棣一生可說是籠罩在迷霧中。   第二、做事多。五征漠北、遷都北京、疏通運河、建立內閣制。 下令編纂永樂大典,派遣鄭和下西洋,所歷三十餘國,使明朝的文治武功達到世界史舞台上的高點。開創了有史以來的大盛世。 卻也誅殺大儒方孝孺10族,設置東廠、恢復錦衣衛,強化專制的恐怖統治,讓明朝盛極而衰的關鍵。好事壞事都作得多!   第三、爭議多。得位不正,發起靖難之役,自其姪兒建文帝手中搶來皇位。 與秦始皇並列為中國歷史上最具爭議的統治者。有人說他的功績「遠邁漢唐」,但也有人說他「暴於贏秦」,是個殺人魔王。 他是大冒險家鄭和背後那雙推手,也是影響中國政治制度和統治中心的創始者。但同時,他也是不折不扣的暴君。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