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

李水車教師/花蓮港教會

====== 花蓮港教會 花蓮市中山路263號 03-8322802 03-8323654 現任: 林育仁牧師 -------- 姬望教會 花蓮縣秀林鄉富世182-1號, 97251 電話: 03-8612613 人的盡頭是神的起頭,1923年,姬望50歲時,認識花蓮港教會的李水車傳道夫婦, 在他們的帶領下,她開始讀《聖經》並於隔年受洗,成為台灣原住民族群中的第一位基督徒。 1929年英國宣教士孫雅各牧師引薦她到淡水牛津學堂接受信仰造就,時間約有8至9個月。 結業後,姬望就回到花蓮傳道。 ======== 美港教會 花蓮市中美二街61號 電話: 03-8225440 -------- 座落於台南市民生綠園旁的「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至今已有100+年之歷史(1865年),顧名思義, 她是一問紀念英國長老教會差派宣教師馬雅各醫生來台宣教的第一間教會,也是我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事工之濫觴。 100+年前之台灣社會民智未開,荒蕪且迷信,因著上主的憐憫與大愛,差遣他的忠僕-馬雅各醫生自英國搭船,輾轉來到台灣, 將福音的種子撒播在台灣這個地土上,建立了無數的教會來拯救失喪的靈魂,所以,若沒有馬雅各醫生就沒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因此,馬雅各醫生堪稱為「台灣宣教之父」。 ========= 1870年8月,馬偕受派於多倫多 New Market 教會牧會,9月19日向加拿大長老會海外宣道會提出申請,自願為海外宣教師, 當時雖然加拿大長老會已經成立海外宣道會數年,但一切工作都仍停滯於籌備階段,未曾處理過像馬偕這樣的申請, 有許多人懷疑他的動機,說他是一位急躁的青年,對他的態度冷淡,沒有即刻批准。 馬偕在等待中,11月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 (Edingburg)大學神學院深造,受教於大布道家都福(Alexander Duff)博士等人門下。 1871年4月,馬偕接到了加拿大長老教會海外宣道會主席(MacLaren)的信,謂其申請已獲批准,將他的申請呈報總會, 6月中旬,加拿大長老教會總會於魁北克召開,議決派遣他至中國宣教,於是他束裝返回加拿大。 1971年9月19日,加拿大長老教會總會委託多倫多中會於多倫多教會封立馬偕為牧師。 馬偕對中國相當陌生,他蒐羅購買書店陳列的中國相關書籍,而相當受到注目的自然學者華勒士在馬來群島的回憶錄 和相關叢書也是他極有興趣的主題 -「大陸邊緣的島嶼動植物,是否因地理的阻隔而發展出不同的物種?」這個問題一直在他的心中。 馬偕在台灣前期 (1871年12月30日-1880年1月1日) 前往台灣淡水 1871年10月19日,馬偕辭別了故鄉親友,他從 WoodStock 搭火車前往美國舊金山,11月1日,由舊金山搭乘「S‧S美利堅號」 橫越太平洋,經日本前往香港。 在船上認識好幾位於中國服事的宣教師,其中一位美國長老教會派駐上海美華書店的宣教師大衛送馬偕一個中國字部首表。 1871年12月5日,到達香港。隔日,馬偕在兩位英國長老教會的代表陪同下,搭乘汽船溯河進入廣東英國長老教會地點, 會議成員建議馬偕前往汕頭,但汕頭當時已經有平信徒史密斯先生(Mr. Smith)負責布道。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馬偕決定到淡水宣教。 1871年12月30日,馬偕抵達台灣打狗(高雄),當時打狗旗後醫館由萬巴德醫生(Dr. Patrick Manson)的弟弟 萬大衛醫生(Dr. David Manson)接管。當時台南二老口街(現今啟聰學校博愛堂附近)的醫館由德馬太醫生 (Dr. Matthew Dickson)負責, 馬雅各醫生已於 1871 年 11 月離開台灣返回英國。 馬偕日記述:「…門遜醫生(Dr. Manson)接我上岸,他待人慷慨又親切」,指的就是萬大衛醫生。 1872年1月1日,馬偕由打狗(高雄)至阿里港(屏東縣里港鄉)拜會李庥牧師(Rev. Hugh Ritchie,1840-1879), 擔任賓客住了 2 個月,3月7日李庥牧師陪同馬偕由打狗搭乘「海龍號」輪船,前往台灣北部,途經台南府時, 德馬太醫生 (Dr. Matthew Dickson)加入他們的行列。 1872年3月月9日下午3時,馬偕一行3人在滬尾 (淡水)登陸。 ============= 信的4步驟 受感 呼召 傳子 超越 異象 ----------- 〈李水車教師夫婦傳〉(1895-1945) 李水車教師1895年生於台北崙仔頂,他的母親林蜂女士在懷胎期間曾求神問卜,知胎兒命中缺水, 恰好在回程中經三角埔看見許多水車,因此胎兒出生後取名為「水車」。 林蜂女士原信佛教,於29歲罹患重病,四處求神問佛無效,經友人帶領信主,病得痊癒,而由吳威廉牧師領洗歸主。 李教師在15歲時由母親送淡水牛津學堂唸書,之後入台北神學校, 1916年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隨即與陳月霞女士結為夫妻。 李陳月霞教師娘為台北士林後港墘人,被大稻埕柯郎先生收為童養媳。 柯家為虔誠的基督教家庭,視教師娘如同己出,並送她就讀淡江女學堂。 陳月霞女士畢業後在馬偕醫院服務,於雙連教會聚會時認識李水車教師,兩人因相識、相戀而結為連理。 李教師夫婦30年的傳道生涯中,曾先後牧會過和尚洲教會(蘆洲教會)、桃園大嵙崁教會(大溪教會)、 宜蘭哩沙教會(三星教會)、宜蘭礁溪教會、花蓮花蓮港教會、花蓮玉里觀音(加蜜山)山教會及苗栗後龍教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甫結束之際,李教師娘及李教師在兩個月內先後逝世,以50壯年結束坎坷多棘的宣教生涯。 但他們的11位子女,經過50年(1995)後,已發展成一百多人的家族,在公、教、學、商、藝術及教會界都有相當的貢獻。 在百年感恩追思禮拜中,散居美、日及台灣各地的李教師家族幾乎到齊,其凝聚力令人印象深刻。 ◆不可遺略的傳道典範 在李水車教師夫婦身上,正可以看到二次大戰結束之前30至50年那一代傳教師的寫照。 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中,這中間一代的傳道人極易受到忽略: 他們既不屬於教會開創期30年裡的人物,也不在戰後這50年文字傳播發達的時代中。 但是在日據50年裡,若不是這些傳教師承接宣教,在極為困苦的政經及社會環境中,延續及拓展福音, 今天的台灣教會不知會如何? 宣教熱誠及廣闊的教會觀是李水車教師夫婦,也應是大多數終戰前傳道人最顯著的特質。 李教師夫婦在當時均屬知識分子,以他們的專業知識在社會上必能謀得比一般人更好的生活。 但是因為單純的信仰及對宣教的熱誠,他們一起投入當時物質生活沒有什麼保障,甚至是受一般人鄙視看輕的傳道生涯。 當時傳道人物質生活困苦的程度,令人無法思議。 李教師娘必須強忍生產的劇痛,給自己接生;他們經常一起替人做粗活,賺取微薄的工資,補貼家用; 李教師的兒子聞到 教堂旁花生攤販飄來的煮花生香味,卻只能站在旁邊流口水,而沒有錢可以買; 兒子出外求學時只有一條長褲,臀部都磨破了,只好穿上雨衣遮掩。 儘管如此,李教師夫婦仍以傳道及幫助別人為最重要的事。 他們曾向人借錢,贖回被賣入火坑的少女;也曾為了替親人還債,把次女送給別人當養女。 在牧會時,李教師更是經常翻山越嶺,奔走在山田之間,探訪關懷信徒,了解其生活需要,協助排解紛爭及家庭問題。 當時教會的制度未如現今這般建全,亦無法提供傳道人足夠的保障, 這是李教師對整體教會的尊重與服從,叫今天的傳道人汗顏。 總會傳道局差派他到哪裡,他全家隨即動員前往,似乎在他心中,只有整體的宣教大局,而無他個人的考慮。 這對今天強烈的自我本位主義、一心嚮往都市大教會發展的傳道人,應該有一些反省及啟示的作用。 李水車教師這種顧全宣教大局,不計較個人利益的態度,在一件事上表露無遺。 1939年從後龍再搬回花蓮後,李教師開拓了家庭式的小型聚會所, 可是在發現有一些花蓮教會的舊識信徒也風聞前來參加聚會, 花蓮港教會竟傳出教會分裂的謠言之後,李教師決定馬上結束家裡的聚會,帶領信徒及全家人參加花蓮港教會聚會。 因為這樣的宣教衝勁與廣闊的服事胸襟,李水車教師這一代的傳教師終能在惡劣的環境中,造就了福音在台灣的拓展及延續。 相較於戰後的傳道工作,戰前的成就是毫不遜色,甚至是超越的。 ◆專業與傳道的結合 專業技能在李水車教師夫婦的傳道與服務工作上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 李教師有深厚的漢學及日文基礎,在當時的文盲社會中,發揮了極大的功能。 他經常替人代書中文或日文,也義務指導鄰居小孩學習漢文。 李教師的熱誠、愛心、具體服務及認真教學,逐漸取得民眾及家長的肯定與信仰,結交了許多朋友。 漢文能力無形中 成為傳福音及李教師服務人群的有力媒介。 教師娘李陳月霞女士在花蓮玉里觀音山教會,有感於原住民村落嚴重缺乏醫護人員和醫療設施,以及要先能自助才能助人的觀念, 護士出身的她便在先生的支持協助下,通過考試,取得助產士的資格。 藉此她更有機會為別人服務,擴展接觸面,同時更受到別人的尊敬。 由於有專業技能的支持,李教師夫婦在各地的福音開拓事工均能順利進行,不管是在偏遠的觀音山教會, 或是心田極為堅硬的苗栗後龍地區。 在後龍牧會時,李教師更以其遠見與地方士紳名望之士共組青年會(YMCA),集合社會資源去幫助窮困的弱勢者。 ◆精神藝術遺產遠勝物質遺產 在1995百年感恩禮拜中,李教師子孫所組成的詩班做了極美的見證。 一個平時散居各地的家族,竟能臨時組成一個近40人的高水準詩班,絕非易事,這是如何做到的? 李教師的么女李末子曾在其著作《空谷足音——我的父親李水車》中指出: 父母一生安貧樂道,雖沒有留給兒女什麼金錢財富,但留給我們的卻是足以讓我們一輩子享用不盡的寶藏:信仰、音樂與美術。 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物質生活雖貧乏,精神生活卻是富足的。 雖曾遭遇許多的挫折與失意,甚而感到心力交瘁,但是信仰終能使我在困頓中得到安慰,在氣餒時得著盼望。 不因貧窮走上歧途,反而因此得到磨練,在磨練中得到造就。 音樂和美術,豐富且美化了我們的人生,在日常生活中帶來的快樂,絕非金錢可以替代,親人相聚時最常聽到的不是快樂的歌聲就是笑聲。 我們不必為爭奪父母的遺產而兄弟鬩牆、手足失和,因為上帝和父母早已妥善的分配給我們每一個人, 沒有誰能拿得走別人的那一份,那一份並不多,卻足夠我們享用一輩子。 聖經上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現在我終於明白父母是富有的。 他們將擁有的全給了我們,我們也將繼續把父親留給我們的寶藏,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李末子老師的每一句話均深深打動我的心,也讓我恍然大悟,原來世上最真實、最能久留長傳的產業,不是萬貫家財,而是信仰與藝術。 對於今天習慣於用金錢與物質做為滿足小孩需求的唯一方式的父母親而言,李水車教師夫婦及其子孫給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 李水車么女[李末子與柯呈聯先生]我在花蓮美港基督長老教會分享時見面(Aug. 2013)。 柯呈聯與李末子,生兩女,么女柯悅敏嫁戴繼宗 李水車是花蓮「音樂教父」郭子究的岳父、 他是前花蓮縣長柯丁選的岳父、 他是前花蓮縣風景區管理所長柯呈聯(李末子)的岳父、 他是第一位入信基督的「原住民信仰之母」姬望‧依娃爾的入信人。 李水車(1893.5.27 –1945.9.7).柯月霞夫婦育有五男六女; 長男 李路加,、次男 李洸洋、三男 李忠和、四男 李德義、五男 李德信、 長女 李珠美(適黃登財)、二女 李珠玉(適柯丁選)、三女 李妙好(適郭子究)、 四女 李妙婉(適胡歷史)、 五女 李淑慎(適林安武)、六女 李末子(適柯呈聯)。 ============================= 空谷足音 李末子 李水車教師是李幫助牧師的大哥,全家族四代每年舉辦音樂會頌讚上帝 「水車」這兩個字,對現代人來說可能是一個稍嫌陌生的名詞,它是從前農業社會從低處引水灌溉的重要裝置, 在農耕時代,有人以此命名就不足為奇了。 「李水車」是誰?他的家族有何特殊之處?為何要開音樂會?你可聽過-一個家庭雖曾三餐不繼,歌聲卻從沒斷過?以下就是他們的故事: 李水車是一位名符其實的信仰實踐者,他的一生正如他的名字-水車,為了傳揚福音,終其一生運轉不停,他的足跡遍及臺灣的北半島。 1895年李水車出生於台北市士林區社子里。1916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馬偕博士所設的「牛津學堂」, 同年3月29日與馬偕醫院護士陳月霞結婚,婚後攜手邁向福音事工的道路,他們胼手胝足,同甘共苦走過29年的人間歲月。 李水車夫婦一生安貧樂道,敬神愛人,熱愛音樂,他們以愛、信仰與音樂為11個子女營造一個溫馨快樂的家。 雖然食指浩繁,物質匱乏,歌聲卻是他們快樂的泉源。 李水車夫婦在二次大戰結束前後,因積勞成疾,醫療資源不足,短短兩個月中雙雙辭世, 遺下11個子女在艱苦困境中相互扶持,奮力成長,他們傳承父母留下的珍貴資產-信仰、愛、美術及音樂。 靠著信仰與愛、藉由美術與音樂,撫平生活中的苦難與創傷,驅走一切煩惱與憂愁,即使在慘澹困苦的歲月中,仍然洋溢著歌聲與歡笑。 熱愛音樂是李家子孫的特質,合唱詩歌更成為家族聚會的標誌。 在每一個特別的日子裏,歌聲是最大的安慰,也是最好的祝福,隨著子孫的繁衍,合唱陣容亦日益龐大。 平時李家子孫散居國內外,信仰和音樂就像一股超強磁場,將子孫凝聚在一起;也像一條臍帶,牽繫著一代又一代。 當李家子孫們唱著郭子究(李水車的三女婿)為其岳父母百歲紀念所作的「水車之歌」時, 彷彿在歌聲中看到「阿公、阿嬤,阿祖」一步一腳印傳楊福音的身影,能夠成為義人的後代何等有福。 在科技發展快速的今天,人際關係疏離,人們物質雖然富裕,心靈卻更加空虛。 臺灣有一句俚語「一代親,二代表,三代散了了。」身為父母者,除了金錢財富之外,是否也想過,能為後代子孫留下些什麼? 水車家族第三、四代已有許多人成為音樂家,在國內外從事音樂表演和教學工作。 為了向更多人見證信仰帶給水車家族的祝福,水車家族組成的合唱團於2011年8月9日登上國家音樂廳舞台, 用音樂唱奏出「空谷足音」,追思親恩,歌頌神恩,向聽眾見證因著李水車夫婦傳承的信仰與音樂帶給水車家族子孫數算不盡的上帝的恩典。 ==================== 李水車(1895/05/27—1945/09/07) 臺北縣士林鎮 父李甘堂,母林蜂; 妻陳月霞 *長子李路加;潘英娥 孫二,孫女一; 曾孫二 曾孫女一 外曾孫一 外曾孫女二 *長女李珠美;黃登財; 外孫一,外孫女二; 外曾孫一 外曾孫女一 *次女李珠玉,柯丁選; *三女李妙好,郭子究; 外孫一 外孫女三 外曾孫二 外曾孫女六 *次子李洸洋,陳惜玉; 孫一,孫女三; 曾孫一 曾孫女一 外曾孫一 外曾孫女六 *三子李忠和,林惠敏; 孫女二 外曾孫一 外曾孫女二 *四女李妙婉,胡歷史; *四子李德義,郭玉雪; 孫女四 外曾孫三 外曾孫女五- *五女李淑慎,林安武; 外孫一,外孫女二; 外曾孫四 外曾孫女四 *五子李德信,鄭素卿;孫一曾孫女二 *六女李末子,柯呈聯; 外孫女三[倩敏,悅敏,意敏] 外曾孫一外曾孫女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