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6日 星期日

柏拉圖:群眾永遠生活在無知的洞穴中

柏拉圖:群眾永遠生活在無知的洞穴中 柏拉圖在他的重要著作《理想國》裡曾經有個非常重要的比喻——洞穴比喻。 故事是這樣講的:有一個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條長長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陽光從通道裡照進來。 有一些囚徒從小就住在洞穴中,頭頸和腿腳都被綁著,不能走動也不能轉頭,只能朝前看著洞穴後壁。 在他們背後的上方,遠遠燃燒著一個火炬。 在火炬和人的中間有一條隆起的道路,同時有一堵低牆。 在這堵牆的後面,向著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別的人。他們手中拿著各色各樣的假人或假獸,把它們高舉過牆,讓它們做出動作,這些人時而交談,時而又不做聲。於是,這些囚徒只能看見投射在他們面前的牆壁上的影像。他們將會把這些影像當做真實的東西,他們也會將迴聲當成影像所說的話。後來,有一個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來,可以轉頭環視,他現在就可以看見事物本身了:但他們卻以為他現在看到的是非本質的夢幻,最初看見的影像才是真實的。後來又有人把他從洞穴中帶出來,走到陽光下面,他將會因為光線的刺激而覺得眼前金星亂迸,以致什麼也看不見。他就會恨那個把他帶到陽光之下的人,認為這人使他看不見真實事物,而且給他帶來了痛苦。 ----------------------- 對這個被解救出來的囚徒而言,看到外面的陽光真不知道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 他在一個黑暗(象徵虛幻、不真實)的環境里呆的時間太長了,以至於錯誤地認為那些虛幻的東西才是真實的,而對外面的陽光(象徵著真理)不適應,感到刺眼。 在這裡,柏拉圖用洞穴裡的囚徒來比喻群眾,對他們來說,真理是刺眼的,只能永遠生活在無知的洞穴裡! 而只有仰望天空中不變的理念的哲學家們才能夠接近真理。 通過洞穴比喻,柏拉圖想傳達給我們的是這樣的信息: 我們所面對的只是現象,本質則是現象之外。 如果要認識本質,必須“轉向”——不是身體的轉向,而是“靈魂的轉向”, 柏拉圖的意思:我們不可能從現像中認識本質,要想認識本質(理念),必需靈魂的轉向: 從現象轉向理念。 因為在柏拉圖看來,現象就是現象,現像不可能是本質的“載體”,純潔的理念無論如何不可能存在於現象之中。 因此,柏拉圖的洞穴比喻試圖告訴我們的是: ①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只是現象,事實的真相在另一個世界; ②要想認識事實的真相,必需靈魂的轉向——從現象轉向理念; ③現像是感覺經驗的對象,理念則是思想的對象。 這些就構成了西方哲學很長時間的基本觀念。 懷特海不無誇張地說,2000多年的西方哲學史,不過是給柏拉圖做註腳。 當然,柏拉圖的洞穴比喻在20世紀西方哲學那裡受到激烈的挑戰,因為它代表的是傳統哲學理性主義、本質主義的思路。 海德格對柏拉圖洞穴的分析很有意思。 海德格在《柏拉圖的真理學說》一文中全篇都在分析柏拉圖的洞穴比喻。 柏拉圖認為:現象=假象;本質=真相,在現象的背後! 海德格則要把柏拉圖顛倒了的世界再顛倒過來,不過不是簡單地顛倒。 他認為:我們原本就生活在黑暗之中,為了尋找家園,我們點亮了蠟燭,追逐光明,但越來越執著於光明,忘了我們的家在黑暗之中。 結果,我們在光明中迷失了自己,最終導致的是“比一千個太陽還亮”的科技文明。 而海德格試圖再來一次“轉向”,他曾經引用老子的話:“知其白,守其黑”,而他的解釋是: “有死的人應該將自身淹沒在黑暗的源泉之中,以便在白天能夠看星星。”白天看星星。那是我們的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