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1日 星期一
愛因斯坦的後半生
統一場論
愛因斯坦的後半生,可以說是奉獻給兩件事:一是「統一場論」的發展,一是倡導世界和平。
統一場論是一個將電磁現象和重力理論整合在一起的理論。
愛因斯坦自己認為相對論有3個發展階段
狹義相對論—牛頓運動定律的修正
廣義相對論—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改造
統一場論—廣義相對論的推廣
他不倦的思索研究了30多年而終未成功,晚年他曾感慨的說:「統一場論將被遺忘,但在未來會被人們重新發現的!」有些人批評愛因斯坦,一個問題花了30多年竟然得不到結果,但是,科學的重點不在尋求答案,而在發掘問題,愛因斯坦當時所發掘出來的許多問題,或許在未來會被人們所解決...。
1922年11月,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諾貝爾物理獎必須頒給對人類有重大用途的新發現者。
但是沒有人敢肯定他的相對論是否是個新發現,至於這個理論對人類是否有用,更是莫衷一是,甚至成為眾多攻擊的焦點。
於是瑞典皇家學院想出一個變通的方法,頒獎給愛因斯坦。得獎理由十分簡單扼要:
「此獎頒給愛因斯坦,因為他對光電理論及理論物理學上的重大頁獻。」
和平主義者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以及他對時空的看法,的確激起了大家強烈的興趣,也使他成為大眾所景仰的偶像。
然而他不僅只是科學家,更是一個和平主義和人道主義者,他關心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
在戰爭頻仍的時代裡,他譴責軍國主義的侵略者。
1933年為了抗議希特勒的法西斯獸行,愛因斯坦毅然決然下了決定:
只要納粹政權存在一天,他就永不返回德國。
納粹政府也沒收了他在德國境內的所有財產,使他變得一無所有。
於是愛因斯坦舉家遷往美國的普林斯頓,應聘為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
以後的歲月中,他除了埋首於研究的工作外,並以全力協助歐洲難民的移民。
在納粹及赤色暴政之下,獲得愛因斯坦營救的著名科學家不知有多少。
也正因為這些科學家脫險抵美國,而使得後來美國政府能夠憑藉著他們的智慧和技能,創造出人類史上的第一顆原子彈。
1914年的《告歐洲人民書》、
1930年《全世界裁軍宣言》、
1955年的《羅素—愛因斯坦宣言》,
愛因斯坦簽署的這三個和平宣言,一再闡揚他和平、反戰的一貫立場,
在1955年的這個最後宣言裡,他更是呼籲:停止軍備競賽、禁止使用核武。
拒絕當總統
1952年,以色列共和國請愛因斯坦去擔任總統,因為以色列都是猶太人,愛因斯坦是猶太人心目中的精神領袖。
然而他沒有接受,他覺得自己的個性並不適合當總統。
由於過度的運用腦力,使愛因斯坦體力衰退,看起來總是比實際年齡老。
在1955年4月18日午夜,在普林斯頓醫院的愛因斯坦呼吸困難,主動脈瘤破裂導致大溢血,與世長辭,享年七十六歲。
他死時像生時那樣寧靜平淡,沒有病痛、沒有傷感、沒有悔恨,只是靜靜的讓死亡降臨。
愛因斯坦的女兒曾經說過: 「甚至在他死時,也教我們如何生。」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