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

以色列

價值與敬拜 人之所以為人,因為人有衡量價值的功能。人之所以為人,因為人能分辨高低價值的等次,並做出不同的回應。對不好的朋友,你不多講話;對好的朋友,你更親近他;對有價值的青年人,你更多栽培他,因為價值在他裡面。於是你「喜愛」、「愛惜」、「敬愛」、「敬佩」、「尊敬」、「恭敬」。回應最高價值時,你發出「敬拜」。「敬拜」是唯有上帝才配得。 人評定價值的功能,使人欣賞不同的價值,排列上至創造者下至被造界的等次。我們怎麼能將不好的音樂與貝多芬的音樂擺在一起呢?有些音樂雖然一時很難欣賞,但終久你會明白其中的涵意與所用的音樂價值、和諧度、整個格式的表達以及精神的發揮。好的音樂可以振奮整支軍隊的戰鬥意志,像《馬賽曲》(La Marseillaise,法國國歌);好的音樂將使一國的文化,流傳千古、光照人類。人對價值的衡量與擺列,是基於神給人價值系統的本質。一個懂得敬拜上帝的人,是一個非常懂得最高價值的人。 人的價值系統就是對神給予人這份尊貴本質的應用。人應當敬拜神,因為祂是價值的本體,是最高的價值。對好的東西或好的人,我們要敬愛、敬佩、尊敬。這是在人裡頭一個偉大的功能,卻是許多人忽略的生命本質。人從對上帝的敬拜到對別人的尊重,整體擺列的文化體系就是價值系統。 基督教-絕無僅有讚美的宗教 世界上沒有一種宗教會像基督教產生那樣偉大的音樂!歷史上也沒有一群人,可以像基督徒這樣唱詩!基督教的音樂,基督徒所唱的詩歌,實在是心靈深處受神愛的啟發、感動,藉著音樂的才幹、恩賜寫出來的。基督信仰和心靈感受所產生的音樂,有特別的溫暖、特別的盼望和愛的成份在裡面。這不是任何政治團體、學說主義、社會動力能夠帶來的果效,也不是其它沒有神的啟示、沒有救恩的喜樂、沒有赦罪的平安、沒有來生絕對盼望的宗教系統,所能產生的藝術果效。 我們應當作一個常常感恩、常常讚美的基督徒,因為上帝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的」(參:詩廿二:3)。這句話非常感動人。「以色列」就是「上帝的王子」(the prince of God)的意思。真正重生得救的人都是上帝的兒女,他們經歷救贖並領受新生命,因此讚美上帝。上帝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就是「神在蒙救贖之人的歌聲中作王」的意思。上帝在他兒女的讚美稱頌氣氛中、敬拜中作王。 但很可惜,今天教會裡領詩、選詩和主持聖樂的人,多數不懂音樂,用巿場導向選音樂,把大眾喜歡的歌曲代替基督教偉大的聖樂。這二十多年來很多偉大的聖詩,已經逐漸從教會裡消失了。越來越多人把不好的音樂放進來,只要加上節奏,就以為是聖靈的工作;把電子樂器的聲音放大幾十倍,以為這就可以振奮許多人的精神。如果敬拜到一半突然停電,這樣,聖靈的能力還在嗎?這是用人為錯誤的文化埋葬基督教歷史上偉大的聖樂文化。如果基督徒自己沒有教導這些道理的話,就是出賣長子的名份。牧師、長老、指揮隨便把壞的音樂拿進來代替偉大聖樂的,將來在神面前要負責任。 今天教會很怕被別人說是落伍,別人怎樣,自己也怎樣。你跟潮流走嗎?我告訴你:基督徒應該帶領潮流!走在時代的前面,不是跟那些不好的音樂走!因為音樂是心靈的訊息。非基督徒從基督教的音樂能聽到什麼?我們要使基督教講台的聲音成為社會的良心,甚至政府也要正視這個基督教的原則。全世界的人不能從任何一處地方、任何一種宗教、任何一種文化聽到我們基督徒這永遠偉大的音樂!我們卻自己輕看,踐踏我們自己的文化,我們要悔改。 音樂是什麼? 1.音樂是時間、心靈的藝術 藝術分為兩種,一種是空間藝術,另一種是時間藝術。建築、雕刻、繪畫是空間藝術,因為需要有比這些作品更大的空間才能放置它、欣賞它。但你聽一首歌的時候,需要的是時間。音樂是超越三度空間的時間藝術。你要明白一首歌,你一定要聽完這首歌的每一句。 繪畫比建築、雕刻更高深,因為建築、雕刻用三度空間表達三度空間,圖畫卻用兩度空間表達三度空間。你看一張平面帆布上面的素描,其上有很遠的山,山的後面有無窮無盡的雲彩跟天空。雕刻匠不必理會光線從那裡來,只要他把作品做好,放在檯上,光從窗戶照射進來就可以了。你畫一幅圖-畫清晨,畫黃昏,畫影子,你要注意光的學問,因為這就決定那張畫的藝術程度。 到了音樂,你要明白時間、超越空間,也要顧及感情:是要表達奮鬥、悲哀、歡樂,還是困擾呢?有些詩歌為什麼叫聽的人流淚呢?因為調裡面有真實的感情放在裡面。「聖哉,聖哉,聖哉!1 1 3 3 5﹣5﹣」升上去的!但低音部卻是「聖哉,聖哉,聖哉!1 1 6 6 5﹣5﹣」向下的。當各聲部一齊唱第一句之時,高音部上去,低音部下來,我就發現到祂高高在上,我在地上,神與人之間這個無限的距離拉近了,我就俯伏在祂面前,這個就是敬拜! 音樂是心靈的訊息,不是心靈的動作。心靈的動作是用行動表達出來,但心靈的訊息是要用心來表達的。音樂家表達思想,就用音的和諧、節奏、生命力來表達。這樣就產生了最高超的藝術。 巴哈寫的音樂,兩百五十年以後,人還在稱讚。你不會在貝多芬的音樂中找到巴哈音樂靈性的穩重,也不可能在海頓的聖樂中找到巴赫音樂的深度。這些東西絕對不是學校可以教出來的。聖樂是從神聖的靈感,為了感謝神的恩典,為榮耀上帝而寫的,再加上神的道,這才是聖樂。沒有靈性,你是寫不出來這樣的音樂。當你聽到巴赫b小調彌撒曲(Bach, Mass in B minor)時,你會感到很深的、與神聯合在一起的靈性表達。這絕不是有技巧就可以寫出來的,這是心靈的訊息。 如果你們好好研究聖樂,而且很嚴肅地去探討、分析那些最偉大的作曲者,特別是從文藝復興、巴洛克時代到浪漫主義時期,人是怎樣存著敬畏上帝的心寫下詩歌,你會驚嘆萬分!其中隱藏的美麗、複雜性、音樂價值,絕對不是人的思想與人的才幹可以寫出來的。有人認為古代的音樂沒有價值,但是也有一些很偉大的音樂家承認,雖然文藝復興時代的音樂聽起來似乎沒什麼刺激的感受,但是他們音樂格式的嚴謹幾乎是無懈可擊。巴洛克最偉大的音樂家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所寫的音樂,可以說沒有一個音、沒有一個拍子是你可以再修改一點點的。那已經是近乎絕對完美的音樂,你稍微再改一下,巴哈的味道、完美的架構就受虧損了。 有一次在巴哈和韓德爾出生三百週年紀念音樂會,我帶領一個詩班巡迴七個城市,對兩萬四千多人演唱巴哈十八首詩歌,韓德爾二十首詩歌。那時候我寫了一張序言:「為什麼紀念巴哈?為什麼紀念韓德爾?」一個是近代音樂之父,一個是近代音樂之母。為什麼三百年以前的音樂不過時?因為他們兩個人有一個很特別的相同點,也有一個很特別的不同點。他們的相同點就是把音樂從單音樂研究到複音樂,再研究到對位法的平衡,然後在巴洛克的時期,把所有的音等量齊觀地發揮到最平衡、最複雜卻最和諧的地步。 韓德爾的「複音樂」(polyphonic music)與巴哈的複音樂,把歷世歷代的藝術,從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Renaissance’s art)一直到了巴洛克時期的藝術(Baroque’s art)發展到最高峯,兩人皆功不可沒。這是他們相同的地方。他們兩個人的成就是歷世歷代一定要鑽研的,他們每一個最重要的作品都幾乎被稱為傑作(masterpiece)。他們不同的地方在哪裡?韓德爾是把最高貴的音樂,用最簡單的譜表現出來。而巴哈的音樂用最大的可能性、最大的美把它結合到最深的地步。所以一個是深入淺出,另外一個乃是把音樂帶到最深入繁雜的最高峯。 後來我評論這兩個人的音樂,用了兩句沒有任何一本音樂書所講過的話:「巴哈把人帶到音樂的至聖所去看裡面的堂奧、複雜、雄偉,最高貴的深處,發現我們在音樂的寶座面前,俯伏敬拜享受神的同在。而韓德爾把最深的音樂帶到外院,發出了至聖所對外院的光,使最普通的人可以看見最深的光輝。」我們在價值系統中建立我們人性的時候,我們就在人性中間發現了神形像的最高峯。 2.音樂是時代的精神、文化的總和 音樂是一個時代的精神。每一個時代都有一個社會的靈魂。靈魂在裡面,是看不見的。身體在外面,是看得見的。身體的行動是根據靈魂的方向,是整個社會的導向,文化的決定。我們把這個文化的定義稱為社會的靈魂。 廿一世紀是新世紀的時代 (New Age Movement)。新世紀的泛神論,加上靈界的復興來抵擋基督教,使人從心裡的感應重新解釋人生的一個時代。這種精神無形中進到教會裡面,破壞信仰、破壞敬虔,使他們認為嚴謹地讀經不要緊,正統的信仰不要緊,正確的講道不要緊,有沒有用好的音樂敬拜上帝也不要緊。最要緊是教會增長,許多人來做禮拜,奉獻增長,這就叫復興了。哪知道這樣做是使信仰的程度降低,音樂的程度降低,神學的程度降低,好品質的內容被現象的數量取代。 音樂是文化的總和,最能代表文化總和的就是歌劇,因為建築、藝術、服裝、詩歌、思巧、技巧、人生的悲歡離合、作曲的意思及音響效果等全都包含在內,是所有文化藝術的總和。最高的層次,最複雜的表達就是歌劇。但最令人難過的就是三百年前,歐洲最大的建築是禮拜堂,首都有皇宮;一百五十年以後,就加上歌劇院,二百年以後,就是博物館;二十世紀的時候,最大的建築是銀行、火車站、政府機關;廿一世紀的時候,禮拜堂越來越少,做禮拜的人越來越少,懂基督教音樂的人越來越少。魔鬼正把我們最偉大的聖樂逐漸拉掉!一定要禱告,求主把教會的聖樂真正復興起來!偉大的聖樂遺產一定要存留,例如神劇(Oratorio)。神劇的神聖性、嚴肅性與永恆的價值,遠遠超過歌劇的爛故事。我盼望我們更多教會好好演唱偉大的作品,讓聖樂好好發展下去。 3.音樂是歷史的精華 音樂是歷史的精華。當你研究歷史的時候,你要看那個時代的主流音樂在說什麼。你要找那個時代所反照的凝聚性和心態,因為每一個時代撥動心靈的總和是用音樂來表達。時代的產品一定被另外一個時代所淘汰。永恆的東西一定勝過那時代所淘汰的而繼續存在。 我們大家都會唱「三一頌」﹣「普天之下萬國萬民,都當向主歡呼頌揚;樂意事奉讚美主名,到主面前高聲歡唱。」這首詩歌超過六百年了,你不可能討厭它。好像聚會完了,不唱這首歌的話,就不甘願結束一樣。唱了「三一頌」之後你會覺得很滿足。為甚麼?因為有永恆性在裡面。有這樣的性能和精神,才會產生這樣偉大的音樂。你用什麼歌曲代替它?它有永恆性,代表著時代的精神,有超時代的靈在裡面。這是基督教的東西,有基督永恆的價值,永恆的靈感動基督徒把永恆的東西獻上。 在崇拜中,你會忘記時間、忘記你在這當中的姿態,特別在音樂裡。一首偉大的歌曲,一篇偉大的講章都穩藏在永恆裡面。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實驗,試試一同唱「阿門頌」,只用「啊」聲而不唱音,你會覺得時間特別長,長得難受,像神經病一樣。為甚麼?因為沒有音樂。沒有音樂,你就掉進虛無的境界,覺得時間特別長。倘若我們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聽到好的音樂和感受,向他們解釋,讓他們能夠分辦音樂不同的程度和情況,一步一步的解釋,他們就不會像我們這一代的亂七八糟。 請注意那些偉大的作曲家花了多少心血,他們的音樂藝術一定和靈命結合。我們怎可以把他們丟掉呢!我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三拍的歌曲,常是很清楚、精簡的!1 3 5 5 0 5 5(藍色多腦河)多輕鬆!在聖樂方面,三拍的音樂常常代表三位一體的神。韓德爾的[And the Glory of the Lord]「神的榮耀必顯現」,韓德爾說到神的榮耀之時,他寫這曲子不用兩拍,只用三拍子的。[Praise to the Lord, the Almighty]「讚美全能神」1 1 5 3. 2 1 7 6 5 6 7 1 2﹣﹣1﹣﹣也是用三拍子的。很不一樣的感覺,對嗎? 用聖樂建立信徒、表彰信仰 今天我們愛聖樂 ,到底愛到哪一個地步?你不要以為大家來這裡唱唱歌,很快樂,出出風頭!不是!你要禱告,求神興起真正的聖樂人才。不是單單會唱歌,會彈琴,會指揮!聖樂家把心靈放進作品去,乃是用這些來建立信徒,表彰信仰,傳 揚訊息,見證基督,世界就要被改變了。 聖樂是向神感恩的獻禮 信徒們,你可否知道神單單把聖樂賜給基督徒?單單為了音樂,我一定選擇基督教。基督教的聖樂是在宇宙真理最深處向神感恩的獻禮。如果你不唱詩,不好好地讚美神,天天唱詩走調,你到天堂時害羞一生一世!不只一生一世,是永永遠遠的無地自容!所以從今天開始,聖樂要多方促進!好嗎? (本文編輯整理自唐崇榮牧師1.世界華人基督教聖樂促進會「第四度空間時間的藝術」講道紀錄2.《為人父母 為人師表》一書3.《基督徒的愛與恨》一書等資料,未經講員過目;圖為唐崇榮牧師指揮/唐崇榮牧師親自設計監製的雅加達歸正文化中心交響樂廳演出情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