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實證主義

實證主義 (一)本體論的內涵   本體論(Ontology)是在討論被調查事物的本質(essence)。 本體論研究了存在的本體,究竟是一物?抑或二物或多物?這便產生了一與多的數量問題。故就本體論的數量而言,一般上分為一元論(Monism),或稱單元論(Singularism),二元論(Bualism)、多元論(Pluralism)。簡稱單元論與多元論。另外,本體論研究存在的本體,究竟為物質?抑或精神?這就產生了心與物的問題。故就本體的性質而言,一般而言分為唯物論(Materialism)、唯心論(Spiritualism)。 1.單元論與多元論 單元論是英哲華德為避免一元論此名稱和心物問題的一元論混淆,故另以單元論一詞來代替。單元論認為宇宙是一個基本原素演化而成,或以宇宙的本體是一個個體的存在(One Individual Being)。其意味主張「唯一」與「不動」。而反對「多」與「變動」。而單元論的思惟方法,多為演繹法的、辯證法。例如:柏拉圖以至善的理念,為一絕對原理,理念屬於「模型」,現象則是依此模型而被型塑出來的。   多元論的主張,例如萊布尼茲認為宇宙由單子(Monads)組織而成,這單子是無量數的。而原子論派(Atomists)Democritus認為宇宙萬物由原子構成,這原子是無量數的,所以他亦是多元論者。多元論的思惟方法多為歸納法的、經驗的。 2.唯物論與唯心論 唯物論主張「物質」為唯一存在,此為構成宇宙的基本元素,宇宙根本為一物質的世界,可以離我思唯(心)而獨立客觀的存在。例如自然唯物論者費爾巴赫主張人身是物質的一部份,腦子是人身上的一部份,故腦子本身就是物質的一部份。而思惟(心)附屬於腦子,故物質不是精神(心)的產物,精神(心)才是物質的產物。 唯心論主張以精神或心靈為構成宇宙之基本原素。例如萊布尼茲認為宇宙由單子(Monads)組織而成,而單子的本質為心靈而非物質的,一切物質的東西,只能視為現象而不能視作實體,這些東西的基本實體,須求於眾單子,其精神能力反映在萬物,以全宇宙為心靈的範圍,故稱唯心論。 (二)認識論的內涵 認識論(Epistemology)在討論什麼可視為知識或事實(fact),即知識如何能夠成立,其性質為何,批判的與經驗的知識分際何在,知識的驗證標準為何等。(Harmon and Mayer, 1986: 287)一般把認識論所研究的範圍分為下列四項: 1.知識起源問題-以理性主義、經驗主義、批判主義三觀點為例 理性主義(Rationalism)主張知識起源於理性,理性是先天的心靈能力;而經驗主義(Empircism)則主張一切知識的起源於經驗,而經驗則是後天的。經驗主義者也認為知識起源於感覺,由我們的感官攝取物象而成。感覺獲得經驗和資料,加以反省組成了觀念,便產生知識。批判主義(Criticism)則認為知識的起源和理性及經驗都有關。例如康德認為知識之所成,必然有心靈以識物,是為「先天的」形式,也必然要外物供它作為攝取的對象,此為「後天的」材料,這調合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 2.認識對象問題-以觀念論、實在論的觀點為例 觀念論(Idealism)主張客觀的實在依主觀觀念而存在,故存在即被知覺,不被知覺即不存在。實在論(Realism)則相反,其認為我們所認識的對象為外界事物的本身,其能脫離主觀觀念而獨立。 3.認識的範圍問題-以獨斷論、懷疑論、實證論的觀點為例 獨斷論(Dogmatism)主張智識能力範圍為無限的,且深信人類天賦的心靈能力,能周知一切。懷疑論(Scepticism)認為認識是有限的,我們所能認識的只有相對性和時空性,沒有絕對性和普遍性。實證論以科學方法所探求的到的為智識研究的範圍。 4.認識標準的問題-以一貫說、相應說為例 此問題在探求真實和偽妄的問題,例如持一貫說者認為一個觀念如果能和已經承認的觀念相貫通或相配合時,便是真知識,反之則屬虛假的知識。而相應說則認為人的內在觀念與外界實在的事物相符合,就是真智識,凡不合者則否。 (三)方法論的內涵 方法論(Methodology)是涉及我們用何種方法去認識世界。而研究方法論(Reserch Methodology)則主要在探討研究的基本假設、邏輯、原則、規則、程序等問題,它是指導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學。方法論常被探討的兩個極端即例則論(nomotheic)和個例化的(ideographic)。前者認為社會關係的規則模式,是可以用通則的述語來解釋的;後者則拒絕社會生活各因素有其規則,或其社會關係可以用通則的方式來解釋,而主張個別的人可以創造、修飾、與詮釋社會世界的意義。例如在客觀為主的研究途徑,在認識論上專注類推與解釋,因此採用律則性方法論;在主觀為主的研究途徑,在認識論上反實證主義,強調要對社會經驗有較深刻的認識與瞭解,須從研究主體本身的參考架構(frame of reference)著手,乃採用表意的、個例式(ideographic)的方法論。(Harmon and Mayer,1986:289-90)。  另外,例如像是方法論的無政府主義(Methodological Anarchism)則可以費若本(Parl Feyerabend)所主張的多元方法論(Methodological plyralism)為代表,其反對科學方法的獨尊以及單一方法論的倡行,而抱持著多元方法論。而方法論的個體論(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則說明了集體行為是個別行為的加總。故其不承認個體之外有更大以社會為單位的群體價值,如忠誠及團結。此是屬於微觀層次,將焦點集中在個人身上。公共選擇理論即以此作方法論的基礎。 (四)結論   從上述的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大略的內涵,而知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是探討哲學的基本假定,不管是行政學或是一般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的研究,都是基於某種假定或信念作為出發點而建構其理論的。若未探討其基本假定是否有特殊意義或問題,而信以為真,而不小心就淪為Harmon所謂「作為預謀的理論」。討論此基本假定,將可對此學科的可能性及限制作更透徹與批判的理解,可謂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反思架構。 --------------- 貳、試析論實證主義者的知識論為何?並舉例說明之。 知識論(epistemology)亦稱為認識論,係指研究知識的本質、原則與知識的來源,並且處理存在與思維的先後,以及主觀與客觀之間關係的問題。實證主義的知識論,強調知識是來自於經驗,具有客觀性的特質,依循假設演繹(hypothetico-deductive)的程序,經由不斷地反覆驗證而得。 一、實證主義之知識論 論及實證主義的知識論,主要可以從經驗知識、客觀知識與假設演繹三個層面來看。 (一)經驗知識(Experintial knowledge) 實證論者認為,知識是經由人們對於現象的觀察而來,依據感官知覺的作用,認識世界的現象與運作,此稱之為感官知識(sense knowledge),形成科學知識的主要來源。人們亦經由觀察或生活中獲得經驗,累積成經驗知識,構成科學知識的主要成份。此一原則總稱為「經驗主義」(empiricism)或「現象主義」(phenomenalism)。 (二)客觀知識(Objective knowledge) 實證論者相當強調建立客觀的知識,不應受研究者(或觀察者)的主觀因素所影響。此一客觀性的強調,立基於一種複製性(replicability)的認識程序,研究者可以透過更為縝密的研究程序對相同的現象進行驗證,所獲得的研究結果是相同時,即可謂建立了「客觀知識」。 (三)假設演繹(Hypothetico-deductive) 客觀知識的建立,就實證論者看來,應依一種「假設演繹」的程序來進行,可視作是判斷「知識何以成為知識」的一項原則、判準或程序。而所謂假設演繹著重於經由已建立的科學理論中,演繹出獨特與可驗證的假設,然後再藉由能觀察到的資料中檢證此類假設,不斷反覆進行此一程序,使得理論獲得了證實或是修正。 綜合上述,實證論者主張知識應是透過觀察與經驗而得,並且透過假設演繹的不斷驗證,所建立起的一套客觀的知識體系。另外,附帶一點說明的是,實證論者認為形成知識基礎之觀察現象(或作觀察/研究客體)是獨立存在於研究者之外,因此並不會受到研究者主觀的各種因素而影響,此即一種「主客二元對立」之觀點。 二、實證觀點下知識論之實例 此處試舉「組織文化」此一概念,採取實證論的觀點進行探討。 (一)知識之可經驗 由實證論的觀點來看,組織文化此一概念的知識,是能透過研究者的觀察來獲知,好比觀察組織內部成員的工作態度、人際互動與長官部屬間的互動情形,即可得知該組織所呈現出的組織文化為何,研究者經由此一觀察與經驗,獲知此一知識。 (二)知識之客觀性 客觀性強調的是透過不同的研究者進行相同的觀察,仍然可以得到相同的研究結果。就實證論者看來,組織文化的研究亦然,不論研究者是誰,仍然能經由嚴謹的研究程序,獲知組織文化是研究組織中不可或缺的知識,不因研究者主觀的因素產生影響。 (三)假設演繹之程序 實證論者觀察組織文化時,抽繹出若干假設,好比組織成員對於工作的態度、組織願景之認知等,進行實證之研究,透過問卷調查與統計分析的程序,從而驗證此等假設對於組織文化的關聯性,或是證實組織文化中的某向觀點,亦或是對於組織文化進行理論上之修正等。 以「組織文化」作為實證論觀點下之知識論的實例,可能受限於組織文化中,在某個層面上是對於人際交往與互動上的觀察,因而產生某種解釋上的不嚴謹,筆者在此提出此項修正,盼予以指正。 三、結論 實證論觀點下的知識論,主要即在於強調知識是經由觀察與經驗而來,具有客觀性的特徵,秉持價值中立的研究立場,並且經由演繹假設程序的不斷驗證與修正,依循著可靠的科學檢證程序,從而建立起一套能夠普遍適用於解釋世界的知識、理論,此乃實證論者的主要主張。 參、試析評實證主義者的方法論為何?並舉例說明之。 (一)實證論者認為:雖然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不同,但自然科學所應用的方法與程序同樣可以適用於社會現象,此稱為方法論上的一元論(methodological monism)或方法論上的自然論(Methodological naturalism)。科學的目的是創設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客觀理論,而實證論者認為在社會科學中,能夠滿足信度和效度的社會科學研究就可以創造客觀性。 (二)其認為預測為科學規律的重要功能,最理想的預測是因果關係十分明確的預測,為了建立完全預測,以分析的化約主義(Analytical reductionism)為基礎,將可以觀察的關係劃分為許多可以分析與割離的成分,而這種成分乃是觀察出現的充要條件。 (三)而在認定變項之間的功能關係上,十分重視量化的資料,以建立方程式去預測政策的後果。因為實驗是取得測度的理想手段,實證論者相當重視實驗與實驗室科學。 (四)在所有系統性實證哲學家的方法論中,最早且仍然可能是最具廣泛性之一者,即是J.S.Mill的邏輯系統論(A System of Logic)。Mill的「邏輯」是關注於有效性或是正確的推論,在他的書中對於經驗科學的方法有大篇幅且系統性的描述。 (五)在Mill的觀點裡,演繹科學、邏輯和純數學都是奠基於經驗之上。因而「必要性」常常歸因於邏輯或數學的論點中,提到邏輯或數學推論的確都是經驗的產物,這是對演繹原理的一種錯誤的觀念。在實驗和演繹的科學中普遍存在的經驗,暗示了科學與每日生活的方式之間,存有特定而基本的連續性。此觀點形成了一個簡要的因果關係,亦即邏輯學也是日常工作和生活。 (六)在實務上,Mill或任何其他的社會科學家利用自己或相關的分類程序去調查其推論的規律性,都會被這樣微小的邏輯錯誤所妨礙。第一,在社會科學中使用驗證的標準是無法令人完全滿意的,雖然我們可能可以確認運作中主要的原因,卻難以去消除其他較不重要原因的影響。第二個爭論則是更令人玩味的,如果我們忽略了去特別辯護有利於社會科學具有特色的特徵,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Mill所提過的困難點決不是任一科學團體所特有的,甚至使得在運用Mill的方法上,任何科學達到理論的完美性是不可能的。其僅因為Mill已經知道每個科學會發生的情況-他並沒有告訴我們如何,其可以想像其驗證標準有任何實務或邏輯上的有效性。 (七)例如運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去蒐集有關社會現象的方法,通常可以累積相當豐富的量化資料,調查方式可分為郵寄問卷、親自訪談、電話訪問等。在我國即有許多研究機構,對於選舉結果與選民特性之間的關係,利用大量問卷調查的方式,去進行研究。其試圖以量化的資料獲得研究的結果,但事實上我們可以發現問卷的設計是相當具有爭議性的一部份,包括問題的方向、提問的方式等等,都會影響到調查的結果。更甚而還涉及研究的對象是人,其不確定的因素居多,歷歷都會影響到調查。 (八)結論 故我們可以得知,以實證主義所主張的方法論去進行社會科學的研究,是可以較快速地得知結論,但其所堅稱的客觀性是否存在,以及研究結果對於社會科學的幫助或貢獻,是值得進一步深思的。 肆、試析評實證主義之研究邏輯?並舉例說明之。 實證論曾是社會及行為科學中最具影響力的典範之一,他主要的特徵是強調以科學方法建構通則性的理論。(丘昌泰,1995,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p51) 邏輯實證論認為社會與自然世界都是相同的,希望找出某種固定的、無可改變的因果法則。他的基本理念可以從本體論、認識論與方法論來加以說明之: (一)本體論 實證論對於本體論的假定是:現實世界是獨立於心靈以外而存在的個體,現實世界是有規律的、有次序的;科學活動的主要任務是描述、解釋與預測此種規則與次序。實證論者認為自然法則的性質是非歷史的,是恆久存在於外在世界;也是非心性的,不是意願與期望的概念。(丘昌泰,1995,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p51-52) (二)認識論 實證論者認為科學知識始於觀察,凡是可以觀察的現象才是科學研究的對象;人類所進行的觀察主要是根據我們感官與經驗,因之,他們採用經驗主義或稱為現象主義。(丘昌泰,1995,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p52)但是他們又認為這種觀察應該是把研究者自己的觀點抽離,不可以帶有個人的價值判斷,因此又堅持價值中立,區分了事實與價值。實證論者也認為應該用自然科學中的假設演繹方式進行研究,以求一種客觀和可驗證的假設。 (三)方法論 實證論者以為自然和社會科學都可以適用經驗科學的方法論,因為如此就可以像自然科學一樣建立通則性,來預測、解釋、分析、控制人類的行為。並且覺得,理論和實際是分別的,科學家是創造知識而非應用知識。註四)(顏良恭,1998,公共行政中的典範問題,p156-157) 邏輯實證論主張一個科學命題必須具備兩個條件:1.必須具有邏輯的一貫性,不能有相互矛盾的邏輯結構;2.必須有經驗的可證性,命題的意義標準與可證性原則是統一的。(註五)(吳瓊恩,2001,行政學,p213)所以邏輯實證論又可以稱為邏輯經驗論,他是以經驗、觀察以及可證性為基礎。 雖然我們現在來看Auguste Comte的實證觀念有諸多的缺失,他卻是傳統政策科學理論最具影響力的的理論。現在舉例來說明:像地球是否是平的,以及太陽是否圍繞者地球轉,我們以實證論的觀點來看,我們「觀察」到了地球是「平的」,我們每天看到太陽東升西落,太陽有可能是繞著地球轉,但是地球如果是平的話,那麼太陽要如核繞著地球運轉呢?所以實證論者為了要消除這種矛盾,可能改變假設,讓地球是「平的」轉變為「圓的」。那麼太陽要如何證明是繞著地球運行呢?實證論者可能假設如果地球、月亮、太陽都是圓的,他們可能會互相繞著自轉和公轉,雖然沒有辦法確定,但是經由望遠鏡或是人造衛星的發射,「觀察」到了這個現象,而認定之。 只不過實證論應用在社會科學上卻出現了諸多缺失,因為人的感官不一定可靠,而且不可能完全「價值中立」,更何況社會科學是很難「假設」和「驗證」的,因此實證論也因此慢慢步向衰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