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interview(面试)13个“绝招
Google那时平均要经过十一二关interview(面试),我可是通过13关才进来的,朋友戏称这好像是“少林寺的十八铜人阵”,一点都没有侥幸。所以我想分享一下,在这漫长过程中所用的13个“绝招”。
1、见面三分情
如前所述,Google前几关通常是电话访谈,这对很多英语非母语的人而言,是最困难的,所以很多优秀的人才在前头就惨遭滑铁庐,因为只能用声音,没法用身体语言的辅助,你也无法看见对方的反应,往往在回答问题时,只是面对一片沉默,无法透过四目交接,了解对方是否对答案满意或是已不耐烦。那怎么办?
你或许能要求可否改为视讯会议,若对方拒绝,甚至可用激将法说对方是高科技公司,这应不算难事。
2、化被动为主动
事先准备好企划案,把你对这个职位应如何做好的计划事先送给对方。在面谈开始时,就可问对方有无收到,有何问题,如果企划案写得不错,通常对方会请你就内容做说明,等于你掌握了面谈的主导权。
3、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尽可能事先探听好面试者的姓名、头衔、工作范围等,然后Google他们(动词,指“上网搜寻”的意思)。有几关面谈者,我不仅在面试前上网找到他们过去的经历,甚至找得到他们的照片!
所以有一次,两位面谈者同时面试我,都是第一次见面,我立刻说“A先生,您好!”、“B先生,幸会!”他们很讶异我怎么知道谁是A,谁是B。我说:“第一,两位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第二,我Google过你们。”效果是一石二鸟,既恭维了他们,又表明我熟悉Google的产品与服务。
4、第一印象
如何在众人中脱颖而出?第一印象实在是关键!除了一般的履历表或简历,一定要附一些能让人更认识你或更突出你长处的数据,可以是自传,可以是得奖纪录,也可以是个人创作的作品。
我当初是用coverletter(说明为何对此职务有兴趣的信)和履历,加上两篇我写的文章,后来我老板告诉我他颇喜欢我的文章,尤其是我写妈的《我最怕穿的一双鞋》。我曾雇用很多人,就是因为这方面也很用心。我在《天下杂志》第一次当小主管时,要找一个业务,《天下》是知名企业,应征函件一大叠,实在不知从何看起。其中有一位辅大的学生,连信封都是自己设计的,最后获得面试的机会,而且也被雇用了。
5、为他人设想
和我老板面谈前夕,好不容易才把所有的数据整理好,虽然也把电子文件寄过去了,但心想,我的企划案就将近100页,通常还是要打印出来才容易阅读,但我老板是出差来台湾,住在饭店,打印既不方便又贵,不如我帮忙印好送过去吧﹗但人力中介不肯告诉我他们住哪,他们已经够帮忙了,我之前问的所有东西都告诉我了:人名、办公室在台北101等。于是我心想,他们一定是住五星级饭店,在台北101附近,那肯定不是住君悦就是远企。打了电话去问,果然在君悦。
于是把所有数据用彩色打印出来,放到一个活页数据夹里,专程送到君悦,向柜台说明这是急件,务必立刻送到他们房间。君悦不愧是五星级酒店,没让我失望,老板事后告诉我,果然我的数据是面试前一天就拿到的。
6、做好功课
这也是老生常谈,但我不管是在Google或是之前的公司,一再失望且惊讶的发现:太多人没能做到这点。
很多人以为,他只要能让主考官对他之前的“丰功伟业”印象深刻,觉得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自然会当下立刻雇用。殊不知一个人再优秀,干卿底事?优秀的人很多,一个公司要找的是既优秀,又对公司了解及有热忱的人,所以Google很喜欢问:
“你在用Google哪些产品及服务?”
“你对它们有什么看法及建议?”
“你了解你所应征的工作内容吗?”
“你若进来,要如何把这份工作做好?”
其实我不是泄露Google的“天机”,这真的是放诸四海皆准的通则。
记得在之前一家公司,要找一个营销专才,面谈了数次有相关产业经验的人,但都未留下深刻的印象。反倒是一个没有任何相关产业经验,而是一家食品公司的营销人员,先是给我看她的杰作,放在整理得井然有序的档案夹内,然后回答我上述的问题,居然对我们的产业动态、竞争态势及她想加入这产业的动机及对这份工作的想法,都能有条有理、侃侃而谈。当然,她也被录取了。
其实,现在要收集这些数据实在比以前容易得多,随便上网都可以找到一大票,再不做好,实在该打屁股!
7、沙盘推演想个案
我非常喜欢考case(个案)。MBA的训练,几乎都是个案分析,知名的企管顾问公司也爱考case。因为一个人可以吹牛他过去有多棒,也可以拾人牙慧、现学现卖,上网找一堆产业新闻及市场数据,就把这份工作该如何做,“盖”得天花乱坠。但考case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思路是否清晰?推理是否具逻辑性?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个性。
有一次,有一个年轻女生应征Google,那天不知怎的与人事部门间的协调出了些小问题,把时间搞错了,结果我只有不到30分钟的时间跟她谈,只好单刀直入问case。我常扮演“奥客”(台语:爱找麻烦的客人)的角色,初生之犊不畏虎的她心平气和,颇有大将之风地响应我的反对,显示她对我们产品的价值及定位有正确的认识,而且还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那时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她建议客户可以设计一个去日本赏樱的企划案。在短短不到30分钟的面谈里,她成功地赢得我这一票,是我目前看到ROI(时间上投资报酬率)最高的范例。
说也奇怪,有些身经百战的人,不仅抓不到重点,甚至会不耐烦到动气,觉得我这“奥客”简直不可理喻。记得有一次面谈,有一个人实在无法说服我,正准备放弃时,我放出一个饵,说:“如果这个方案,你可以提供这些使用者细部的资料,我立刻跟你签600万的合约。”他居然一口答应。我替他找台阶下,说:“不急!你回去确认一下系统是否可以做到这些,再回报给我,我还是会签600万合约给你。”他还是自信满满地说:“不必了!Google这么大、技术这么好的公司,应该不成问题的!”这种想当然尔的态度,让我当场傻眼。我心想,如果有这样的员工在外面对客户乱开支票,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其实条件再好、阅历再丰富的人,碰到面谈,难免会紧张,加上case需要随机应变,临场做反应,难度更高。但有时就是要看到一个人的抗压性,及面对一连串的“NO”之后,仍否保持优雅从容的气度,不是吗?
8、善用视觉辅助工具
我在和Google面谈时,也被问到很多棘手的个案,这时我通常喜欢在白板或纸上画一些流程图,或一些架构,来帮助自己整理思绪及引导对方了解我的思路。当然最棒的是对方问你的问题,是你“考前猜题”就已想到,且写在你的企划案中的,此时就可从容地说:“让我们翻到第×页,来回答你的问题……”
9、先讲结论或解决方案,再引申
这其实是中英文思考及写作模式的相反之处。从小用中文思考及写作,都是先讲故事或先讲一堆理由,最后“好酒沈瓮底”,才是结论或这故事的道德意涵。但英文是相反的,第一段就是总结,若有三个主题,接着每一段就是一个主题,每段的第一句就是重点。
例如,我们中国人常讲“因为……所以……”。“因为设计的产品规格未考虑到周边的产品兼容性,导致测试失败,现在需要修改规格,把生产线暂停,因此可能无法赶在圣诞节出货。”
美国人会说:“Badnews!(坏消息)新产品出货可能赶不上圣诞节,将对本公司今年财务造成重大影响!”(这时他已成功地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根据我们过去这两周跨部门的密切研究发现,原来根本原因是新产品规格未考虑周边产品的兼容性。所以已暂停生产线,修改规格中。接下来我们有两个选择:方案一及方案二。”
10、注意细节
在给Google的履历表上,我的电子邮件是gmail的账号。我至今仍然很讶异地发现,很多人来申请Google的工作,不仅是用别的账号,连gmail是什么也不知道。并不是说我们排外,你用别家的电子邮件,就别想到Google上班,而是walkthetalk言行一致,如果你真的对这家公司充满热情,你难道不会想试用他们的产品吗?
此外,我也很喜欢面谈时再问一次应征者,哪一年自大学毕业?哪一年到哪一年在某家公司上班?不只一次,我发现他们说的与写在履历表上的不符合,这时他们通常会很不好意思地说,是记错了或写错了。如果你是主考官,你会不会对这个人打上问号?
11、一图真的胜千言吗?
很多人问我,应征函件上,倒底该不该放上照片。这其实是见仁见智的事,我的建议是“Itdepends!”(视情况而定)。我们必须承认,人通常是喜欢看美的人和事物,所以如果你是潘安再世,或是有闭月羞花之貌,当然要附!但不要忘记,最好找一两位知心朋友,帮忙确认一下。因为你也许觉得你这张照片酷到不行,但别人看来,可能觉得这个人看起来很高傲,反而扣分。所以我建议要么就不放,要放不如用点创意,与其放写实的照片,不如放些强调个人特征或特色的插画。自己不会画?没关系!那干脆放自己在SecondLife(虚拟世界)的Avatar(分身)或是wii中的mii喽!(指虚拟游戏中自己的人物形象)
12、表达感谢
《圣经》中有个故事,耶稣治好了10个大麻疯的病人,只有一个回来谢谢耶稣,耶稣不禁感叹:“另外9个人,我不是也治好了吗?”
其实这1/10的比例已经算高了,面谈过这么多人,只有非常少数会发封电子邮件谢谢我。我自己则是每关面谈完后,都会这么做。有时没要到对方的联络方式,就请人事部门转寄。这是一个礼貌,更是一种纪律的表现!
13、实地勘察
有时和应征者面谈,对方不仅迟到,而且出现时满头大汗,连声抱歉说:“走到购物中心那儿,找不到地方上来办公大楼……”我不禁心想,你之前怎么不来实地勘察一番呢?
也许是经过联考的“洗礼”,在“一试定终身”的年代,我们哪一个不是乖乖地在考前顶着酷暑去看考场?从坐几号公交车、走哪条路到哪所学校,到哪间教室自己坐第几排、最近的厕所在哪里?如果该厕所人太多,还有哪些厕所可去,等等,这不都是“基本动作”吗?
与Google面谈,有一关是在一家日本料理餐厅。我前一天晚上就先去看过,确定好地方不说,连菜单都先看一遍,想好自己要点什么。
另一次是在美国总部,我也是事先在GoogleMap上找好行车路径,然后前一天先去一趟,还看到他们在办一个Dogparty(狗狗聚会),好多人带着自己的宠物狗和同事交换养狗心得。第二天面谈时我提到这个party。主考官问我怎么知道有这个party,我说我昨天来“勘察场地”。他讶异地说:“你昨天特地跑一趟来看场地?”我答道:“对!因为我非常重视今天的面谈,不想走错路或迟到。”从他惊讶的表情,我知道很少人这么做,从他满意的点头,我知道他对我的肯定。
这13个心得,不仅是我从应征者的角色加以应用、最后得到Google青睐的关键,也是多年来当主管,从“主考官”的角色,阅人无数所累积的观察。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